2023年度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先进事迹4篇

来源:旷琼范文网 时间:2023-07-25 22:20:02

内容摘要: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先进事迹“向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2020年1月26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担任组长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先进事迹“向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2020年1月26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担任组长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先进事迹4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先进事迹4篇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先进事迹篇1

“向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2020年1月26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担任组长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向武汉“逆行”出征。

他们日夜奋战,创新构建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和多重病原检测三位一体的检测平台;他们无畏生死,奔赴一线开展新冠疫情流行规律调查研究,为科学防控提供重要支撑;他们攻坚克难,争分夺秒研发疫苗,为民而战。

使命在肩,为民而战

“必须尽快拿出最充分的应对方案。”面对迫切需要提升核酸日检测量的现状,刚抵达武汉的军事医学专家组连夜召开党员大会,定下“全链条设计、一体化攻关、短长期兼顾”的指导思想,明确将疫苗研究作为主攻方向。检测溯源、专家指导、样本采集、成果验证、气溶胶检测等工作同步开展。

“看起来冷冰冰的样本管背后,都代表着鲜活的生命。早出一份诊断结果,就早一分精准排查。”曾4次到非洲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国进行疫情防控的研究员姜涛带领团队连续“运转”。

专家组依托自己搭建的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利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试剂盒和全自动提取核酸方法,实现单日标本检测能力最高达到1000份以上。

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他们把科研力转化为战斗力,始终冲锋在第一线。

——专家组围绕确保生物安全、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3个环节,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检测方案。副研究员张晓鹏带领战友们迅速开展科研攻关,搭建了基于化学发光法的全自动抗体检测平台,有效提高了新冠疫情患者窗口期临床诊断的精准度。

——专家组在医院感染科病区设置了实验室,加快推进科研进度。负责科研管理和任务统筹的副研究员张珂说:“检测与临床保持零距离,可以实时评估治疗效果。”

——一线病理研究缺乏有效保障,祁建城率队主动请缨,短短5天就改造出负压病理方舱。工程师张宗兴长期坚守在火神山医院保障病理工作。

科研尖兵,向险前行

2月初,新冠疫情病毒能否通过气溶胶传播,成为民众普遍关注的焦点。

为了尽快回应社会关切,研究员曹诚带队进入金银潭医院进行全方位气溶胶采样。

从机关工作区到物资仓储区,从门诊区到检验科,甚至是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在医院ICU病房,一名危重病人正在接受气管插管手术,专家们超近距离现场实时采集空气样本,获取了第一手气溶胶检测数据,为确定临床救治人员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提供了依据。

为使调研数据更具有普遍性,专家组扩大调研范围,又多次深入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以及各方舱医院开展采样调研,每次时间达6小时以上。

“采样点位包括感染者的床头、散步通道、使用过的热水器、微波炉等,有时还需要趴在公厕旁才能对排泄物进行采样。” 军事医学专家组副组长、研究员曹务春说,想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他们顾不上这些,对一切毫无怨言。

为什么他们能忘我奉献、冲锋前行?因为他们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科研铁军”。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中国必须自主研发疫苗。”陈薇说。在武汉一线,她对疫苗研发总负责;回到后方战线,科研团队夜以继日,联合有关单位协同攻关。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推进疫苗药学、药效学等研究,快速完成疫苗设计、重组疫苗株构建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件下生产制备……这是一场为了人类生命的赛跑,这是一场与病毒抢速度的鏖战,团队所有成员一路向前冲。

研究人员迟象阳、张梦瑶、董韵竹一起在帐篷实验室苦战了100多天,习惯了超负荷工作,习惯了找个地方就“眯一会儿”,习惯了黑眼圈、掉头发……陈薇在这几个月时间里,生了许多白发,人也瘦了一大圈。

专家组全体成员把最热切的科研情怀融入疫情防控最前沿,他们坚信:“为了人民,一切值得!”

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启动Ⅰ期临床试验,成为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疫苗。

4月12日,疫苗Ⅱ期临床试验启动,中国再次领跑。

8月11日,疫苗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如今,陈薇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正在境外有序开展。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专家们说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将永远伴随他们的科研之路。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先进事迹篇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尖刀连”

在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在决胜之地湖北武汉,有一支医护人员组成的“尖刀连”。在疫情最严重的阶段,主动请缨,决战在“重症高地”,以“关口前移+多学科合作+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救治模式,为重症、危重症患者治疗提供专科临床支持,并与来自全国的40支援鄂医疗队、5000余名精兵强将并肩战疫,与时间赛跑,同死神较量,为生命护航。

这支“尖刀连”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武汉同济医院。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10个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时代楷模”称号,他们便是其中之一。

插管小分队:“我们不上,谁上?”

新冠疫情重症、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肺部严重病变、呼吸困难的情况,需要通气治疗。在无创呼吸机不能满足患者病情需要时,气管插管就成为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但气管插管工作是一项高危工作,当麻醉医生在患者口鼻附近进行近距离插管操作时,患者的呼吸道会喷射出大量的病毒气溶胶,被感染的风险极大。“单兵作战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团结起来力量更大。”插管队队长、同济医院麻醉科医疗副主任兼任党支部书记万里告诉记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支特殊的队伍紧急成立,被医院同事称为“插管敢死队”。

“面对疫情,麻醉科医生就是在刀尖上和病毒跳‘贴面舞’。我们不上,谁上?”回忆当初的选择,万里用了这样一段比喻。

2月11日,患者程春生入院6天后,病情持续加重,2月17日转入ICU病房。插管小分队为其紧急实施了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

紧急的气管插管风险极高,特别是对于危重症新冠疫情患者。因为病情重、体质差,往往无法耐受长时间缺氧和血压、心率的剧烈波动。因此,统一标配的视频喉镜,成为插管“敢死队”的战斗利器,在整个救治过程中,确保了插管手术的“零失误”。

面对风险,万里坦言“说不怕是假的。特别是在当时武汉医务人员也被感染的情况下。”万里的妻子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夫妻俩都奋战在抗疫一线。那段时间,万里的母亲天天在家里守着电视机、时刻关注新闻动态,所有担心只能化作默默的关注。幸运的是,因为防护得力,万里负责的团队没有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

防“暴”精英:用尽全力放手一搏

新冠病毒不仅攻击患者的肺部,还会诱发炎症风暴,从而攻击心肌细胞,引起“暴发性心肌炎”,导致猝死。为此,同济医院护心小分队化身防“暴”精英,针对患者有可能出现的急性心衰、心梗、暴发性心肌炎等危急情况积极给予提前干预。

2月5日,同济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树生接管了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ICU病区。42岁的患者刘先生,当时已持续发烧9天、干咳、胸闷、呼吸困难,同时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危在旦夕。李树生当即决定:“用一切可以用的治疗方法,必须搏一把,上ECMO!”。借助ECMO,给医生赢得了更多的治疗时间。经过漫长的治疗,3月10日,刘先生顺利脱下ECMO,接着又脱掉了呼吸机。他也成为湖北省当时成功脱离ECMO的患者中病情最重的一位。

刘先生成功的救治让同济医院重症救治团队提出关口前移的救治理念。人是一个整体,在对抗新冠病毒时,患者心脏和肺部是需要同时战斗的,只有保护好心脏,患者才有可能全身心地去对抗肺部感染。

对于新冠疫情,“护心队”队员、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宁比很多人感受更为深刻。因为,他也曾是一位患者。

除夕前三天,周宁在工作期间不幸感染,居家隔离期间,他在网上发表了上万字的“自愈”日记,大大提升了公众对新冠病毒的认识,缓解了公众恐慌。

隔离期满,周宁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组建“护心小分队”。

“ECMO不是用来续命的,而是用来救命的。”2月19日,周宁和同为护心小分队队员的汪璐芸医生(同济医院心内科医生)给50岁的重症患者程春生实施了ECMO手术。

通过血液净化治疗,程春生的炎症因子没有再增加,治疗效果不错。每天晚上,这支小分队都要开会复盘当天的情况。比如接管了多少名患者、流程如何优化等。周宁说,唯有通过及时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把实践中的好方法与其他医护人员分享,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重症救治团队:ICU患者都是“守”出来的

“最难的不是技术层面,而是心理压力。ECMO一分钟两三千转速,一旦操作不严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护士长熊杰如是说。

作为ICU护理团队的成员,熊杰一组共7人,4小时轮流值守ECMO病人,需要每小时测定凝血时间、机器流量并观察转数,几乎一刻都不能松懈。“机器一报警,我都会浑身一哆嗦,生怕出了什么事。”熊杰说。

从1月27日所在院区开始接收患者,到6月5日病区关闭,她一直坚守在一线。作为一名“老兵”,从业30多年来,她接触的病患难以计数,但这次面 www.haozuowen.net 对的情况却和以往不一样。她所在的病区,收治的患者都是“重中之重”。不少患者在上ECMO的同时,还需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每做一次连续血液净化的时间是8至10小时,需要两位护士轮班守在旁边,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每小时需要检测的数据达数十种之多。“其病情一点一滴的进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靠护士们一分一秒守出来的。”

除此之外,大家还要面对的是病人的心理问题。熊杰碰到过一位重症患者,在清醒后一直不吃不喝,也不愿意输液。熊杰有次在上班的路上经过一个花坛,发现一朵小野花。于是她开始每天拍摄这朵小花的生长过程,从含苞待放到完全绽开,并将照片发给这位患者,花开之时,她摘下了花朵将其带到了病人的床边。“患者当时就哭了,表示一定会配合治疗。这让我觉得自己每一点付出都是值得的。”她说。

通过多学科联合,一个个小分队组成的“尖刀连”分工合作,又齐心协力、聚丝为绳,医院攻下重症救治一个又一个难关,挽回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如今,同济医院已恢复正常医疗秩序。经历过这场战疫的洗礼,见证过生命的奇迹,他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先进事迹篇3

“人民军队医务人员牢记我军宗旨,视疫情为命令,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9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人民军队医务人员予以肯定。

新冠疫情发生后,全军部队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突出贡献。

疫情防控中,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4000余名队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他们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联勤保障部队、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等各军兵种。

从进驻金银潭医院、汉口医院、武昌医院,到进驻火神山医院、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白衣战士们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体现着人民军队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展现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担当,书写着人民子弟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出征,他们许下诺言:“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

2月初,火神山医院,一名新冠疫情患者剧烈咳嗽,来自南部战区总医院的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黄文杰,熟练地抽出一张纸巾,递到患者手中。看到患者担忧的表情,医生安慰他说:“放心吧,我就是冲着病毒来的!”

他们,都是冲着病毒来的——

这个除夕夜,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在给医院党委的请战书上,摁下29个红手印。没有犹豫、没人退缩,一个个鲜红的手印,昭示着他们的决心:“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

除夕夜,本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之时。来自天南海北的450名军队医护人员,放弃假期安排,火速驰援武汉,进驻感染患者病例多、医护人员压力大、医护力量迫切需要加强的地方医院。

“解放军来了!”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进驻金银潭医院48小时内接收确诊患者83名;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第一时间接手武汉市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进驻武昌医院率先开展病毒核酸检测……

2月17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李丹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控制科担任主任。当时,这里还是一座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的在建医院。经过50多个小时的准备,医院具备了接收首批患者的条件。从军27年的李丹,长期负责火箭军某基地医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如今战斗在新的岗位,仍与感染控制打交道。李丹说:“严格,是对生命的承诺。我们的职责就是要搭起阻断病毒的‘健康之门’!”

没有生而勇敢,只有选择无畏。在相关新闻评论区,网友纷纷点赞:“‘解放军’三个字,对中国老百姓意味着绝对可靠、绝对可信、绝对能赢!”

是军人也是医生,他们毫不迟疑往前冲

午夜,火神山医院一科一病区,专家李琦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到“红区”查房、开科室例会、参加重症患者会诊……一整天下来,已经55岁、患有严重呼吸睡眠障碍的李琦有些吃不消,血压飙升到180。

出征之时,他在行囊里装上了便携式呼吸机。“放心吧,我已经回到宾馆,睡一觉就好了。”妻子打来电话叮嘱他注意休息,他这样回答。

与李琦一样拼命的,还有大他1岁的传染病专家毛青。医院要扩大收容量,成立新的综合科,身兼医院专家组、感控组副组长的他主动请缨去当科主任;接诊的病人下肢瘫痪下不了救护车,他不顾髋关节的病痛第一个冲上去把病人抱下来……

从无畏坚守战位那刻起,白衣战士不断创造一个个“子弟兵奇迹”。“军人、医生,任何一个身份,都决定了我们必须毫不迟疑地往前冲!”毛青的话,道出了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每个人的心声。

穿上军装他们是战士,脱下军装和白大褂,他们也是一个个普通人。

一个班次下来,火神山医院护士郭玮摘下护目镜和口罩,额头、脸颊处的压痕清晰可见、许久不散,周遭的皮肤已开始过敏红肿。

每次戴口罩,患处疼痛都会加剧。看到战友为自己拍下的照片,爱美的郭玮哭了:“不知道自己变成那个样子了。”网友安慰道:脸上的印痕有多深,对人民的爱就有多深。

他们,是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战役中,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白衣战士坚守在最前线,成为人民群众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不负群众信任,他们与患者“并肩作战”

“感谢你们与我们一起并肩作战!”这是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的医生孙双涛,写给患者的一封感谢信。

对于这封信,孙双涛有自己的考虑。他说:“在你们眼里,我是医生,你们是病人;而在我心中,我们就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新冠病毒就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军爱民,民拥军,深情暖意流淌在白衣战士和患者心间。

在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时,一名年长的患者问护士刘丽:“你们是解放军吧?”三级防护下,刘丽说不出话,只能点点头,比了一个“OK”的手势。

这名患者眉头舒展,松了一口气。看见这样的场景,刘丽却鼻子一酸,她意识到:绝对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疫情期间,一段手语老师与聋哑老人郑春香交流病情的视频走红网络。郑春香被送入火神山医院接受治疗,入院初期,因无法跟医生沟通病情,对自己病情又不了解,她一直惶恐不安。

后来,火神山医院在武汉第一医院找到一位精通手语的护士赵洪玮。通过手语翻译,医护人员了解了老人的既往病史和病症,制订了详尽的诊治方案。“后来,每天都安排赵护士和郑奶奶视频一次。”火神山医院四科一病区主任吕镗烽说。

最艰难的时刻,人民军医与武汉人民同在。白衣战士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筑起一道防控疫情的钢铁长城。

4月,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悄然撤离武汉。撤离前,队员们认真地进行了物资清点、资料归档、医院移交等工作,留下了一尘不染的医院、队列般整齐的医疗器械……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先进事迹篇4

对生命足够热爱,所以选择勇敢逆行;对责任足够担当,所以救治不顾生死。在新冠疫情最吃紧的关头,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重症医疗队204名队员星夜集结、火速驰援武汉,他们先后转战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与病魔角力、与死神搏斗,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2月13号,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落地便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创下了2小时内收满病区61张床位的“江苏速度”。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刘云说:

“我们2月13号抵达当天晚上,就初步搭建了一个保证后续正常医疗救治的一个职能部门的架构,那种形势下不容得有一点点犹豫的,你早进驻一秒钟,可能有一个病人就得救了。”

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接管的重症监护病区,是红区中的红区,和病毒短兵相接,需要勇气,更需要专业。3月19号,在医疗队接手35天后,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实现“清零”。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医疗组组长齐栩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个又一个第一,因为这是团队合力创造的生命奇迹:

“我们开展了武汉市第一医院多项第一的操作,比如说第一例气管插管,第一例气管切开,第一例气管镜,第一例深静脉置管,以及我们江苏在武汉的第一例ECMO等等,这些高危、高难度的操作,也抢救了众多的危重症患者。”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各省医疗队陆续撤离。3月23号,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再次领命,转战风暴中心武汉金银潭医院。在这里,医疗队开展了疫情期间武汉首例新冠疫情重症患者食管支架置入术,这个手术难度相当于闭眼穿针。

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科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心主任汤琪云:“如果这个手术不做,很可能存在着呼吸机脱不掉。”

4月13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作为最后一批撤离的援鄂医疗队,送别时,时任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说:“感念你们为我们医院、为武汉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你们每一位同志都是英雄。”

60天,从寒风凛冽到春暖花开,他们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一次次在疫情风暴中心带领患者穿越生死线。这一段逆行是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的见证。现如今的他们依然坚守在救死扶伤的岗位,弘扬着伟大的抗议精神,践行着医者初心的使命:

“通过我们医护的共同努力全力救治每一个患者,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汗水。”

“我在团队中收获了成长。“90后”的我们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没有辜负国家的培养。”

“我会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推荐访问:先进事迹 医务人员 群体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先进事迹材料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先进事迹范文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先进事迹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主要事迹 抗议一线医护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什么称号 抗疫一线医护英雄事迹 十个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 10个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 授予他们 10个抗议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