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书本去旅行南京篇观后感,南京传读后感1000字(3篇)【精选推荐】

来源:旷琼范文网 时间:2023-03-30 14:45:02

内容摘要: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跟着书本去旅行南京篇观后感,南京传读后感1000字(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跟着书本去旅行南京篇观后感,南京传读后感1000字(3篇)【精选推荐】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跟着书本去旅行南京篇观后感 南京传读后感1000字篇一

我向来对法国这个国家比较感兴趣。印象里,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家。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对法国的印象。老爸非常赞赏的戴高乐将军,也作为一个有主张有远见的人物加到了我的记忆库里。然而真实的法国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最近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带一本书去巴黎》是一本很不错、很有意思的书,我就开始了快速阅读,而且一读就容易入迷,我简直可以说是用废寝忘食的说法来读这一本书了。

延续了《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总体风格一样,但多了几分散文的优美生动;
象游记,又比游记多人文关怀的味道和思想的厚重;
做为游巴黎的记录,照片占了很大篇幅——有作者拍摄的名家油画原作、雕塑、城堡、广场、教堂、各种文物(如断头台、刑具)甚至巴黎老地图的照片,还有一些作者的手绘油画。书的信息量很大,排版很精心,照片丰富多彩,位置恰到好处,是一本开眼界、长见识,又很好看的书。

印象最深的几点体会

1、巴黎是个值得法国人骄傲的美丽城市,美在巴黎人对城市古迹顽强的保护和由此而来城市体现出来的整体感

“那凝重的灰色调,那个体略显单调,聚集在一起却有浑厚雕塑感的城市整体;
那些纪念性建筑、林阴大道、小广场小花园形成的浪漫的文化氛围,都有一种特殊的巴黎味道。”“巴黎圣母院无疑是西岱岛最具有魅力的地方。我们每天不论去哪里,最后总会不由自主地转回西岱,转到圣母院前的咖啡馆外。一人交出10个法郎,以一杯长久的黑咖啡,结束这一天的出游。„„我们要上一杯,只限于为了合法地在圣母院前面占领一个最佳的观赏位置。我们坐着,直到夕阳西下,直到晚霞在圣母院白色的石墙上涂抹黄昏。„..我们坐在这里,没法不看到吉卜赛姑娘埃丝米拉达,在圣母院的台阶前飘然而过,身后紧紧跟着那头智慧的山羊;
我们没法不听到卡西莫多在钟楼敲响的钟声,钟声撞击着所有人的心灵,在夜色中震荡;
我们没法不感觉到,月光下,神父那阴郁的身影,在圣母院的顶层,裹挟着黑暗,一步步向前逼近;
„„”

“巴黎几步路就是一个教堂。„„教堂都是石块砌成。石匠比木匠确实要难得多,但是,他们显然是成功了。你站在那里,想像当时的情景,真会在一瞬间怀疑过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巴黎的教堂还在夜晚举行演奏古典乐曲的音乐会。再小的教堂,门口也会有一张小小的招贴,通知音乐会的时间和曲目。巴赫、肖邦,他们都不是远去的身影,而是教堂里轻轻托起一个个孤独灵魂的天使的手臂。”

我不得不想到中国的大城市,中国人的历史感体现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哪些方面呢?我们对文物古迹的毁灭从不手软,我们几乎拆光了北京的城墙和四合院,然后象培育速生林一样快速建起一个又一个刻板、嘈杂、长着同样冰冷面目的大中城市——就象央视的宣传片,林立的高楼象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怪物手臂,转眼间一个又一个城市被复制、粘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迅速消灭;
在当下gdp为纲的经济指导方针下,政府又开始对一个个古老的村落下手,美丽的村庄在逐渐消失„„

怪不得巴黎人是骄傲的,他们比我们更尊重历史和文化——他们会在50法郎纸币上印上“小王子”和它的作者——他们有骄傲的资本。

2、巴黎的古迹有生命

“和巴黎几乎所有的其它中世纪教堂一样,它(巴黎圣母院)今天依然在正常使用。„..它们的钟声每天定时敲响,弥撒定时举行。白天的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走进去,把自己隔绝在教堂里,把世俗世界暂时抛开。”

“西岱岛西端的司法建筑群,南面的建筑成为司法宫。五个世纪以来,司法宫历经变迁,从皇家法庭,革命法庭,复辟后的法庭等等,直到今天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以《拿破仑法典》

为基础的现代法庭。尽管这些法庭有着很大差异,但是在功能上,司法宫和巴黎圣母院一样,始终没有停止过属于它的活的生命。因此,应付着繁忙司法事务的司法宫,今天是不对游客开放的。”

哇!活的古迹啊!想想吧,每天在一座存在了500年的大楼里上班,该是一种什么心情呢?每天抚摸着上下行走的楼梯扶手——那是500年前的楼梯啊——这是怎样一种现实的历史感?凡生活在古都的人,气质中总带有一种别样的沉静、淡定和从容,那象巴黎人这样,每天浸润在历史厚重的文化氛围中,气质应该格外深邃优雅吧?怪不得巴黎二十岁的年轻的思辩家比比皆是。

3、对民主与自由的思考

这次从宗教争执写起。

第一个人物是传播基督教的圣徒圣丹尼。公元261年(相当于中国三国时代末期,魏结束于265年,蜀结束于263年)圣丹尼和他的两个同伴,因为在法国巴黎传播基督教,被当时统治巴黎的罗马人砍了头。历史上留下了大量关于这场宗教迫害的记载,法国于是有了圣丹尼镇和圣丹尼教堂。

下一场宗教之间的争端,发生在1560年。新教徒“胡格诺”派一直被主流教派天主教派追杀,这一年新教徒“胡格诺”派谋反失败,1200具“胡格诺”教徒的尸体被用铁钩挂在城堡的立面上。在这之前不久的1553年,新教徒“胡格诺”派的创使人加尔文,在他自己成为主流教派的瑞士,把来自西班牙的神学家塞尔维特,以异教徒的罪名烧死在火刑架上。法国有着漫长的政教合的一历史,所以由宗教迫害讲到政治体制,重点讲了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所有推动这场革命的人,无论是皇帝、贵族还是哲学家艺术家,本意都是好的,都是想把不公平的制度变得更公平一些,但法国大革命就象一把原本是为点燃取暖的炉火,却意想不到地燃成了火灾,不仅烧掉了房子,连点燃炉火的人也无一例外,全部葬身火海。

法国大革命前的历史就象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兴衰史:国王路易十四象康熙,能力强,手腕狠,他用72年的专制强权强化了旧制度;
路易十五从曾祖父手里接下这一份成功家业后,顺理成章地无所作为并且挥霍无度;
到了路易十六,虽然有了励精图治的决心,却因积重难返,不得已被革命群众推上了断头台,为革命献了身。

作者通篇都在反思人性在革命中爆发出来的血腥残暴:法国大革命中,除了革命先驱被越来越激进的后来者“革了命”——如拉法耶特被囚禁致死,如吉伦特议员被雅各宾俱乐部送上断头台,作者还记录了大量平民被卷入革命的不幸遭遇:在1792年的“九月大屠杀”中,30名教士被毒打后杀死;
43名17-19岁的精神病患者被私刑处死;
监狱的230名囚徒中,女囚徒被强奸、肢解,所有犯人在5个小时内被全部杀光,监狱内有“齐膝的血污”。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就这样在血腥中诞生了。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对“革命”的通用注释。林达的书却总是关注个体,他这样写:“„„无法知道,他们(修士)被关在这里的时候,大难将临,是什么样的心情。一切都消失了,那些对亲人的诀别,那些痛苦和战栗,那些默默的坚强,那些软弱的泪水,那些向着屠刀的苦苦哀求,都消失了”;
法国人执着地记录死难者名单,“记录,只是出于一种极为单纯的人类感情:这是我的父老兄弟,他们应该和我一样,在这里呼吸自由的空气。他们无辜地被暴力终止了生命。我记得他们,记得他们一个个面容,记得他们的一个个梦想,我不愿意这些面容和梦想,被暴力彻底抹去。我希望他们的生命继续在我的记录中,因为他们和我一样,也有活的权利。”

当暴政发生时,这样一个软弱无助的个体,既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我。

总之《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本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我读的不仅仅是书里的内容,我想到的是书中联系的内容。我由书中的很多例子和实景感受到了,我曾经不曾想到的东西。我会继续研究这本书的。

跟着书本去旅行南京篇观后感 南京传读后感1000字篇二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一)因朋友间有互相借阅书籍的习惯,又因一友人对建筑情有独钟,且这本书还是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阅读书籍之一,就欣然买来一阅。

可是自从打开来阅读它的第一行文字,我就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貌似从高二读《穆斯林的葬礼》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对一本中文书籍如此贪恋。怎奈平日里忙工作、忙家庭,愣是耗了一个月才读完;
而且其内容很是颠覆认知和费解,这也是耗时很长的一个原因。其实对于这一部巨作,自己还没有完全消化呢,怎可以马上就写读后感?好在就是闲来消遣,没有太大的压力。

第一 每一栋的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

没有阅读之前,我想这就是一本介绍建筑艺术的书籍。讲巴黎圣母院;
讲卢浮宫;
什么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什么穹顶、什么山花;
什么色调、什么比例;
什么雕塑、什么壁画。真正打开它,才发现作者林达只是以上面所提到的内容作为工具,重点讲历史。讲天主教和异教徒之间的宗教迫害;
讲执政悠久的波旁王朝;
讲强势的路易十四;
坐吃山空的路易十五;
温和而持改革态度的路易十六;
讲制宪议会;
讲国民公会;
从第一共和国讲到第五共和国的法国大革命;
讲“雅各宾”派们操控的法国历史上的唯一一段“恐怖时期”;讲著名的巴士底狱被攻陷时,里面只关押了七名犯人;
讲黑寡妇断头台的设计者的本意是为了减轻死囚犯的痛苦;
讲伏尔泰、雨果和卢梭这一些有责任、有担当的思辨家怎样为了底层民众而号呼奔走并取得成功。

第二 恶补全面的历史观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自认为我对法国大革命还是了解的。毕竟得参加高考,当年历史书上的一切都得弄得滚瓜烂熟。什么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巴黎民众攻克了巴士底狱、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战神的神话。可是读完了《带一本书去巴黎》,才突然发现当年我朗朗上口的都是“一刀切"了的法国革命史,是多么的片面和狭隘。我们没有提及法国贵族在制宪议会中的积极作用;
也不曾设想他们为了一个不使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在政权体制更迭中被殃及所作出的努力;
也正是底层民众积了几个世纪的宿怨被点燃或利用,才使得一个体制的更迭循环往复,生灵涂炭;
正是因为体制法规的不健全,才可以使拿破仑重登帝位。假如我们当年学习历史的时候,更加客观,更加全面,或许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会很不同。

第三 思考着看清历史,做顺势而为的人

在巴黎,鲜有人知道当年赫赫有名的”雅各宾“俱乐部在什么地方;
当年的黑寡妇断头台原型也被放置于某一个监狱的黑暗角落里。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违背人道,逆势而为的行为,即便在当时可以盛行,然历史总会给它一个货真价实的说法。故做会思考的顺势而为者。

其实,你我都只是再普通不过的眇小人物,大是大非远轮不到我们参与和评说。但是拥有正确的历史观总是不会错的。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二)历史山谷中的鸣响

——读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心得

李颖珺

历史这两个字,是多么厚重啊,古今中外,发生过无数的人和事,你方唱罢我登场。

关于历史的真相,似乎永远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利益立场,就会有不同的评论和结论。在很多情况下,真相只是哲学上的理想概念,哪怕就是今天街头上发生的一起小冲突,围观的人因为个性、理解能力、关注焦点和文化水平的差异,描述上也会千差百别,不尽相同。历史真相和法律真相一样,只能无限接近于客观真相,而不可能等同了。

历史的真相,虽无法百分百求得,但是,对于如何认识”历史“、科学地看待”历史“,值得我们好好地思索。最近读了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些菁华片段以及我的小小感悟

作者:林达

作者简介

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笔(网)名。夫为丁鸿富,妻为李晓琳。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曾在黑龙江省插队。1991年移居美国。

林达的书,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同时,林达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不仅有时事评论,还有散文和特稿。林达的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领域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摘自360百科)

0

1出身并不必然决定一个人的立场和道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和精神上的贵族,可以超越小我的利益。

在旧制度中,一个腐朽的阶层常常会出现一些最优秀的人物。而且,常常是由这样的人物在带领着民众进行社会变革。而他们事先就知道,这种变革肯定在危害他们所属的阶层。这在近代是特别明显的……思想需要前人积累的知识作启发,学习需要时间和闲暇……相当数量的贵族,有着对于正义、公正、平等这样超越自身利益的社会关怀”.p1

41“这个文明进程在法国,是宫廷和贵族们无意识在共同推动的。同时,他们本身也不可避免地被文明所改变,被进步的潮流所推动。在变革的关口临近的时候,即使以最保守的方式去看待他们的历史局限,他们也绝不是抱成一团抵御变革的历史绊脚石,他们中间有相当数量的优秀者,甚至有意识地站在历史进步的一面,参与颠覆他们世袭的优越。”p120-121

这些贵族与当时的进步思想家交往甚密,在沙龙中慷概激昂,并且迫不及待地付诸实践——大批法国贵族自发加入美国独立战争,漂洋过海五六十天,长途跋涉几百英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拉法耶特主动提出自己不领军饷,不要官衔,只要参加战斗,为理想献身,还说服国王路易十六资助美国革命,他后来与乔治华盛顿情同父子。拉法耶特还有一系列名垂青史的行动:培训黑人,让他们靠劳动获得财政自由;
对美国宪法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向国王请求解放新教徒和召开国民大会,均告实现。

背叛家庭,革自己的命,在古今中外,都是存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彭湃,出身地主家庭,却把自己的田产分给佃户,带着妻子过俭朴的农民生活。一些革命领袖出身地主之家,或官员幕僚之家,不是苦大仇深的工人,不是一穷二白的农民,同样投身革命的洪流。

看看法国贵族们的思想境界——

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教士、贵族和市民),贵族提交的议案要求如下:起草人权宣言,维护人的自由和安全,废除奴役制,保障财产不受侵犯,保障商业、劳动自由、宗教自由、出版自由,通信保密,扩大教育、建立济贫院,所有人有权直接或者间接地参政等等。

其中关于法律对权力的限制,尤其值得法律人注意:禁止随意拘捕的国王密札,反对警察滥用职权,预审公开、被告有权获得辩护(且为穷人免费辩护)、刑罚对一切人平等,废除刑讯逼供,改善囚徒的处境。

这是两百多年前啊,完全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真是发聋振聩的强音!

0

2革命和运动往往不是想象中的浪漫和纸面上的正义,往往伴随着对文化、建筑和法制的大肆破坏,革命的激情,可能演变成为无法控制的暴力行径,掀起腥风血雨。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胜利的象征,然而,历史课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里面关押的只有七名囚徒。来看看对旧制度仇恨的民众干了什么呢:已经投降的守军俘虏被杀,其中的司令洛奈侯爵被当场殴打致死,民众挑起他的头颅游行;
教堂、修道院被焚毁,庄园被破坏和抢劫,各大城市夺权,全国大乱。

而在三年后的1792年,路易十六连同君主立宪制被废黜,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随即却发生了“民众执法”的“九月屠杀”:民众把学校、教堂变为监狱,在没有任何法律约束的情况下,一千二百多人被杀害,大量女性被强奸,很多人备受酷刑并被肢解。

后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路易十六和王后被送上断头台,年幼的王子和公主也遭到惨无人道的凌辱。再后来,就是四分五裂的革命党人丹东、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库东被送上断台。人口两千五百万的法国,在1793年到1794年的一年间,就有一万七千人上了断头台。

甚至,连巴黎的保护神“圣女贞德”的遗骸,也早于1791年就被人从教堂中掏出,扔进了塞纳河滔滔的江水中。

对于解放巴士底狱,林达假设了另一种“法治”的方式:

制定一个法案,对新制度下的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做出规定,并且成立特定的机构,在监督对监狱非人道状况改变的同时,按照新的司法程序,重审旧案。也许,重审之后,不是所有这七个人都能够走出监狱,可是,留在那里的人,却由新制度保证了他们得到公正的裁决,在人道的待遇下,服完合理的刑期。而走出冤狱的人,则由新制度保证他们名誉的恢复和冤狱的赔偿。p17

2对于法律人而言,这样的方案实在太完美了!如果能以这样理性的方式来思维和行事,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如果贵族提倡的各种人权和自由能有制度保障,能成为社会共识,就不会有那么冤魂惨死在铡刀下。

关于“人民群众”这个政治上无比正确的大词,林达也有自己清醒的看法:

在解放底层民众,将他们被剥夺的权利还到他们手中的同时,社会最容易普遍产生和接受的,就是由同情转为对底层民众的赞美。这样的美化,又通常导致赋予他们过大的权力。其结果,总是发现,不知由于什么魔力操纵,原本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们,原本应该是软弱而善良的人们,原本期待为他们自己也为社会造福的人们,在一夜之间变得狂暴和肆虐。他们可以如旋风一般扫荡这个社会,不仅吞噬原来的强者,也相互吞噬。他们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能够导致最迅速和规模最大的破坏。p270-27

1为什么会这样呢?林达认为,因为底层人民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理性思维和精神文明处于零历史或短历史的状态。

当他们长期处于悲惨的生活状态时,他们文化程度的不充分、缺乏理性的一面被压抑和掩盖,没有机会暴露和爆发。可是,假如在过度美化的同时,也将过度的权力交给他们,他们的致命弱点就会在权力的催化下,瞬间爆发,迷醉的、暴力的、甚至是极度残忍的。p27

1已经发生的,没法改写,但是,必须吸取教训,血不能白流,惨痛不能重演!

一个健康而公正的社会,它所必须关注的和保护的,应该是当下社会的每一个最弱者,而不是赋予任何一个特定阶层以血源性的暴虐的特权……(保护)的依据应该是公平的法律。这样的法治社会,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p270

0

3在肯定“人民群众”书写历史的同时,不要忽略知识分子和思想先驱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

正如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之于法国大革命,康有为梁启超之于戊戌变法,李大钊陈独秀之于五四运动,思想的启蒙舆论的准备,都离不开上层知识分子的翻译办报出版、撰文演讲和奔走呼告。但中国社会却曾经偏见盛行:“百无一用是书生”,“知识越多越反动”,造成不少悲剧,()这种思维至今还有阴影。其实很多弱点或缺点,是人性之共通,却被安放在知识分子身上,成为莫须有的罪名。

作为掌权者,大到国家的统治者,小至一个单位的领导,一个公司的老板,多少都忌讳知识分子。因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有独立的人格,有丰富的思想,不会随波逐流,不善钻营,不屑苟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稳定因素”.到了当代,拜互联网和社交平台飞速发展所赐,信息乃至知识的获取早已变得易如反掌,人们对知识和知识分子都已不再盲目崇拜。知识分子头顶的光环消失了,希望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偏见也随之消除。

《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带的是大文豪雨果的《九三年》。

他(雨果)列举着旧制度的残酷和不公正,列举着大革命对旧制度的改变,也列举着同时发生的大革命的恐怖和残忍……是雨果,第一次把善和人性作为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放在了法国人面前。在雨果的一部部作品中,站在最瞩目位置的,是弱者,是没有阶级、地位、血缘、道德等任何附加条件的弱者。他把社会如何对待弱者,作为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放在了世界面前……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了这样一个变化。从这一天起,法国人终于明白,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p286-287 全书完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三)姬子游

美国一对华人夫妇共同书写的《带一本书去巴黎》躺在我的书柜里至少有五年以上了,但是我却一直没有拿出来看。因为光看名字,我还以为是什么观光旅游的书籍,直到某一日整理书柜时再次看到此书,出于对巴黎的想念或者其他我自己也说不出的情怀,我翻开了它。看完后,我的内心是震撼的,震撼于我对历史的无知,震撼于作者的文字功底,同时庆幸还好我没有错过它。

这是一本很有文化底蕴、人文情怀很浓厚的书。表面上看,这是跟着作者的足迹去了解那些著名景点的“旅游”书,事实上,这更多的是一本反思历史、反思人性、反思民主、反思政治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和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有点类似,但此书文字风格却是沉重中带着诗意,所以读起来不仅会感叹历史的无情,人性的复杂,同时更多的是一次美好的诗意的文学之旅。

作者主要选取了和法国大革命有关联的一些景点,通过参观这些著名景点,看着那些记录,摸着那些石块,听着那些介绍,去了解巴黎的前世今生,甚至了解法国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法国的原因。

首先我们跟着作者走进巴黎这座城市,现在所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巴黎概况是由一名叫奥斯曼的贵族进行整体规划而成。这名法律专业而非建筑专业出生的巴黎市警察局长却将巴黎改造成了现在世界人民称赞的拥有“皇家派头”、“贵族风头”的伟大城市。但是在他在世时,却饱受非议,被认为没有好好保护古建筑,被称之为反革命分子。本书就由“反革命”开始,慢慢的走进“革命”的历史殿堂。一幅画面一幅画面的去看曾经发生的那些故事,那些牺牲了的人群,那些疯狂的革命分子。

作者带领我们由现在走入历史,再由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性,层层递进,让我们通过巴黎的各大景点,走进法国大革命那灿烂却血腥的历史中并思索历史所带给我们的反思。

书中的很多观点翻新了我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以前从课本上,我们所看到的文字都是对这次大革命的各种赞誉,但看了这本书后,再次回想曾今课本上的介绍却有种细思恐极的感觉。本书中作者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本中国人写的历史书中,对于九月屠杀,我读到这样的记载:‘群众处死了许多监禁在巴黎的反革命分子。这个自发的革命恐怖手段打击了反革命的气焰,对于恐固革命的后方起了巨大的作用’,我就是读着这样的历史书长大的。被这样的历史观浇灌着,我是否还能指望自己并不成为一头狼?我又能指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我看到这段文字时,我想到自己也是从小读这样的史书长大的。这种教育下长大的我们,让我们慢慢的失去了对人性的思考,某种程度上,受到这种教育的我们的确由人变成了狼。

当我们看到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光辉成果时,我们是否也该冷静下来,思考这被美化了的革命背后所隐藏着的残酷?在这九月屠杀中,“在三天里,整个巴黎被民众无辜杀害的人数,在1247人至1368人之间。”当我看到这些数字时,我忍不住的心打了一个寒颤。在一次次的暴行或者所谓的革命中,得到利益的总是那些少数统治阶级,而牺牲的却常常是无辜大众。

历史由鲜血铸就,从古至今,当一个新的政权产生时,总是伴随着无辜生命的牺牲。当我们在赞美一些革命时,我们是否能深入的去思考,这革命是否真的有必要?当我们再次提到应该要有某某革命时,我们是否能冷静下来?如何在减少牺牲的情况下去达到目标?

革命革命,革的,真的就是命啊?对于生命,我们不是应该充满敬意吗?为何,每到利益面前,生命就变得一文不值?再为何,大多革命之后的结果却总是背离了革命发起的初衷,而让为了“人类解放”的事情变成了一些特殊人群夺取利益的工具?

也许,根本就没有所谓“人类解放”这种美好的事情,这只是一些理想家们所臆想的事情,却常常被有心人士夺取,成为了成就个人私欲的遮羞布。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我学会理性思考,学会辩证的去看待历史。同时,让我听到一些“美好而崇高”的词汇时,我会打上一个问号,真的如此吗?

跟着书本去旅行南京篇观后感 南京传读后感1000字篇三

品读《带一本书去南京》

北京、重庆、杭州、西安、南京……它们饱含着沧桑的历史。这些历史,被人们无数次论起,飘在人们的脑海里。可看完《带一本书去南京》,南京这个有灵魂的城市的历史,流在了我的血液里。

南京,一座别具风韵的城市。

一说起南京,最先让人想起的是“大萝卜”。对,南京城的男人就是“大萝卜”,他们既不是大男人,也不是小男人。他们做起事来大大咧咧、满不在乎。跟这座城市一样,笨拙中显露出豪迈,永远只是喜欢轻松,喜欢大男子主义。南京男人,总之就是粗中有细。

再次感悟南京,心中便留下了南京白话。南京话总被人叫成“南普话”,这当然不是普通话,这只是半严肃、半幽默的意思,外地人到南京游玩,总会认为南京话“蛮”。可南京人改不了。家中谈话说,以表亲切;
与店家讨价还价用,以表友好。想当年20世纪之时,南京话与北京话的竞争最热烈,要不是一时出错,今天的北京调就要改姓南了。南京话,蛮中透出点亲切。

南京的历史长河悠久而又精彩。

“千里莺啼二月红,水郭山村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京总是被人称之为六朝古都,实际上有十次定都。仿佛当这片土地诞生时,就饱含了龙气。小国的虾兵蟹将想移除这片王气,却无能为力,唯独那眼中不容沙子的秦始皇,靠着人多,下令凿通长垄,以消去南京王气,凿后流水贯金陵,始称“秦淮河”。

是啊,这让南京失去了“王气”,让后来在南京建都的皇帝几乎都活不长。

就说说这些人中不寻常的一位吧—朱元璋。朱元璋是南京的骄傲,不为他是从一个要饭的成为皇帝,而是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值得回忆的东西:不是古城墙、明故宫、明孝陵,也不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种子,而是一个草莽英雄的梦。一介草莽英雄,拥有的不是一介村夫的莽撞,而是智者的头脑,休养生息,农民愿意开垦了,15年多了

1.8亿万亩良田:改旧换新,制度改头换面,变成了三司,国家安定,统一得到了进一步的统治。

怀旧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使人用现在的时光献给了走去的历史,这种本性也让我回眸过去,去看这本书中的一城烟雨一城风。

到南京去!去阅尽南京历史的沧桑,去感受南京民间的文化,去品尝南京胡同里的美味,去欣赏南京市井的繁华……是啊,是要“带一本书去南京”。

陈昊然

初一<7>班

推荐访问:南京 观后感 读后感 跟着书本去旅行南京篇观后感 南京传读后感1000字(3篇) 跟着书本去旅行之南京游记观后感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